教学反思(201N 年 3 月 2 日)教学反思(201N 年 3 月 2 日)上午第三节课去四一班继续讲《肌肉》,今日搞了一个小制作活动,让他们制作胳膊模型,教学反思(201N 年 3 月 2 日)。在开始上课后,先与学生回顾了上节课所谈到的肌肉工作方法,学生说得很少,只说了肌肉收缩工作。我又把肌肉的工作情况说了一下。然后谈书上的胳膊模型,我出示了自己带的胳膊模型,那个东西有缺点,就是代表肌肉的小绳绑得不好,容易掉下来,这样说服力自然就差了一些,这也算一个示范。接下来便让学生自己去做,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则模仿我这个模型来做,虽然我说可以做得简单一点,但有的学生仍然做得比较复杂,用剪刀剪成手的模样,然后再用透明胶布沾好,还有一个学生剪下一点红领巾肌肉,等到了快下课时,大半学生都做了一个模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201N 年 3 月 2 日)》。下午第二节课去五一班讲机器人,这一课是向学生对机器人作一大致的介绍,所以没有到电脑教室去上课。本课的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定义机器人。我先从一般影视作品中的机器人开始谈,因为在这些作品中,机器人长得都跟人一样,而事实上的机器人并非如此。在这里让学生看了书上关于机器人的定义,并找人站起来读了一下。接着看机器人的历史,包括机器人这个词语的由来,书上说,英文机器人(robot)原来的意思是指“奴隶”,我说,事实上,机器人与奴隶确有相似之处,联系到古代奴隶主将奴隶称“会说话的工具”,从这一点可以想象机器人与奴隶的相似之处了。接下来看古代机器人与现代机器人,在古代,也有关于机器人的记载,书上说了中外的两个例子。接着看了机器人的分类,我谈了不同的机器人在其所属的行业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教学反思(201N 年 3 月 2 日)〕附送:教学反思(一下)教学反思(一下)《插秧》教学反思:在教学《插秧》一课时,插秧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是很陌生的,为了帮助他们理解水田、插秧等词语,我特意找来江南农民插秧的录像片放给学生看,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词义,读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当小作者,续写课文,并配上插图,大家兴致很高,纷纷写文配画,不久,一幅幅图文并茂的书画作品就诞生了,教学反思(一下)。我们在班里做了书画展,同学们进行了沟通。我觉得在这节课里,同学们思维活跃,他们的想象不管对或错,画的好或坏,都体现了一种探究精神,一种创新精神。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