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成为活泼向上、乐观开朗的小学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班级中的学习差生、单亲家庭中缺少关爱的学生,这一作用更为明显的体现出来。下面是我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素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基础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小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开发学生的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养,提高未来人才的质量,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班级现状分析: 我班现有 37 名学生,其中男生 21 人,女生 16 人。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虽然在总体上不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问题,但在某些方面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者不适应。从性别来看,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男生;从成绩来看,成绩中上等的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较好,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工作目标: 1、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进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以及学习、交友等方面获得充分进展。 2、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3、提高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关怀爱护学生,培育他们活泼、合群、乐学、自主的健康人格。 四、存在的问题: 1、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 2、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 3、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胆怯等。 五、实行的措施: 1、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关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育良好的心理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格水平。 3、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要多和学生沟通,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4、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对各门学科产生兴趣,热爱学习。 5、要平等待人,尊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人格,要使自己成为这些学生的朋友,这样才能架起沟通心灵的桥梁。 6、努力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7、发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加大讨论力度,实现课堂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