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一物理 2.1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学案 沪科版课前自主导学一.实验目的 探究小车速度随 变化的规律。二.实验原理 利用 打出的纸带上记录的数据,以寻找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三.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低压 电源、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 、细线、复写纸片、 。 典型例题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给出了从 0 点开始,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 0、1、2、3、4、5、6 都为计数点。测得:s1=1.40 cm,s2=1.90 cm,s3=2.38 cm, s4= 2.88 cm,s5=3.39 cm,s6=3.87 cm。那么:(1)在计时器打出点 1、2、3、4、5 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 cm/s ,v2= cm/s ,v3= cm/s ,v4= cm/s ,v5= cm/s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速度—时间图象。(3)分析小车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课后练习1.关于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且靠近滑轮一端B.开始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D.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越多越好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的纸带打的点很稀,这是由于( )A.接的电压太高 B.接的电源频率偏高C.所挂钩码太少 D.所挂钩码太多3.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说法中有益的是( )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 5 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地小些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纸带上可以每隔任意相同数量的点选取一个计数点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进行估读C.作 v-t 图象时,所描曲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D.在数据处理时,常用公式法和图象法5.如图 2-1-6 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两条纸带,由纸带可知( )图 2-1-6A.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C.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D.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6.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计数点序号123456计数点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