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中历史 第 16 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3【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自主预习】一、提出 1、背景:① 19 世纪末,中国 程度加深② 许多仁人志士提出的各种 均失败③ 的初步发展④ 孙中山上书改革碰壁,走上了用暴力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道路2、提出 3、内容:“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4、作用: ① 积极: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 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 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和 的共同愿望,推动了 运动的发展。② 局限: 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 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 ,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 的民主革命任务。二、实践1、《临时约法》(1)颁布: 年春(2)内容: (3)性质: (4)意义:对建立 、反对 具有进步意义1、捍卫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三、新三民主义提出背景:① 孙中山的挫折②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了希望③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④ 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 主义。内容:“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作用:① “ ”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②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 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疑难问题诠释】一、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第一,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展开表述;第二,在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2)评价:进步性:①它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林肯的“民有、 民治、民享”思想启迪,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②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具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二、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