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中历史 第 18 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3【课程标准】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1、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知识梳理】一、邓小平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表2、、科学内涵:① 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② 是对毛泽东思想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③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④ 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3、主要内容:① 关于发展道路,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 关于真理标准,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③ 关于发展阶段,作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④ 关于根本任务,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⑤ 关于发展动力,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时间内 容精髓及指导意义酝酿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指导意义: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 产生1978 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展1982 年党的十二大1987 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 年1992 年党的十四大1997 年党的十五大“南方谈话”成为比较完整的体系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⑥ 关于外部条件,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⑦ 关于政治保障,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⑧ 关于发展战略,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和目标⑨ 关于和平统一,提出“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⑩ 关于教育发展,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⑾ 关于科技地位,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⑿ 关于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提出“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⒀ 关于计划与市场,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