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中历史 第 20 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3【课程标准】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学习重难点】重点: “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难 点 : “ 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自主学习】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背景: 三大改造完成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党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提出:1956 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3、内涵: “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4、影响:使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5、成果:硕果累累(1)文学:老舍:《茶馆》(话剧);郭沫若:《蔡文姬》(历史剧);杨沫:《青春之歌》(长篇小说)等。(2)期刊:仅 1956 年至 1957 年出现的文艺期刊就有 18 种,原有的刊物质量也有提高。(3)电影: “难忘的 1959 年”,杰出的故事片有《五朵金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南》等。二、曲折的年代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遭到批判。2 、 结 果 : 百 花凋 零 , 科 苑 荒 芜 。许 多 文 学 艺 术 作品 遭 到 政 治 批 判 ,京 剧 成 样 板 戏“一统天下”。 样 板 戏 : 所 谓 样板 戏 是 “ 文 化 大革 命 ” 中 一 个 特殊的词语,是等人把当时一批文艺作品视为开无产阶级 文艺新纪元的代表所赐的封号。“样板戏”一词源于《》1967 年 5 月 31 日的评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而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 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 》、《》、《智取威虎山 》、《》、《奇袭白虎团 》,芭蕾舞剧《》、《白毛女 》,交响音乐《沙家浜》。后来陆续出现的京剧《》、《龙江颂 》等 9 部作品,不在“样板戏”之列,而被称为“样板作品”。 三、艺术的春天1、背景:①“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② 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指出艺术要为人民服务。③ 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