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6 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3【课程标准】1.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2. 2.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学习重难点】重点:意大利文艺复兴、德意志宗教改革。难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宗教改革是一场思想解放潮流。【知识结构】【自主学习】从艺术家的代表作、宗教改革家的思想主张、评价等方面列出表格自学西方人文精神在 14——16 世纪的发展。【互动探究】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 ,绝非偶然,它们显然是有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最好。 ——摘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材料三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 (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3.材料三中马丁·路德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让马丁·路德“明白”的原因有哪些?【当堂训练】1.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做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赞美“人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在于( )A.天主教成为封建势力精神统治的堡垒 B.资产阶级要求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C.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D.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2、但丁说:“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下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