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14 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3【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 其所处的历史背景。【自主学习】一、“师夷长技”(一)“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二、维新变法思想背景1 、清王朝 。2 、有识之士 。3 、欧美 。 概况林则徐1 、活动:编译成《 》和《 》;2 、意义:是近代中国“ 的第一人”魏源1 、基础:《 》2 、内容:系统介绍了西方 和 知识。3 、提出“ ”。4 、意义: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代表: 、 、 等。主张:强调以 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 。目的: 。实践:创办了一批 ,开设了一批 。意义: 。背景:第二次 后,清政府面临 ,统治阶级内部分化。早期维新思想背景:随着 和 ,出现了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代表: 、 等主张: 1 、发展 ; 2 、学习 ; 3 、实行 。局限: 。【知识结构】 革命派 (民主共和制)【互动探究】【探究一】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 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材料二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叙》材料三 1841 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海国图志》可以算是中 国最早的全面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以及科技、经济发展状况的书籍,它使得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终于有了一次质的改变。魏源也成为引领国人放眼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位先行者之一。但是这本书在中国当时没什么影响,反而传到日本去了。日本人从这本书了解到现在的世界是什么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本书翻刻了 25 版,这本书对日本后来的明治维新,起了很大的思想启蒙作用,明治维新之地主阶级抵抗派 :洋务派:向西方学习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派:维新派 、 革命 派 革命派( 君 主 立 宪制)技术深 入入维 新 变法思想表现康有为:撰写《 》和《 》,借助 ,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