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二语文 上学期《坛经》两则导学案 新人教版 【情景设置】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了解佛教:1. 佛教与 、 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2.佛教史上 朝禅宗六祖 弘法的《 》是汉人高僧所著的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它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把“ , ”的禅宗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3.佛教信徒总是言必称“佛”。狭义的“佛”是指两千多年前诞生在印度的 广义的“佛”是指大千世界所有 的共称。【学习内容】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衣将为信禀,代代相传。 信禀: 2.其夜受法,人尽不知。 受: 3.世人尽传南能北秀 传: 4.唤慧能堂内,说《金刚经》 说: 二.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慧能一闻,言下便悟。其夜受法,人尽不知。 2.自古传法,气如悬丝。 3.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三、研习课文:1.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慧能受法》一文的主要内容。 2.弘忍选择在三更时分把慧能唤到佛堂中秘授《金刚经》,传法后告诫慧能不要久留,要迅速离开此地。从这两个细节中可以看出弘忍的 。【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言下:一言之下,顿时B.若住此间,有人害汝。 住:停留C.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见:见性,悟彻清净的佛性D.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利:锋利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法即一种,见有迟疾。B.法即一宗,人有南北。 见迟即渐,见疾即顿。C.如为六代祖 衣将为信禀D.法以心传心 何以渐顿?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坛经》是佛教史上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它确立了唐以后中国禅宗发展主流的基本框架。B.弘忍选择慧能作为禅宗 六祖,是因为他所作的偈子更彻底的体现了佛教“空”的思想,符合禅宗提倡的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的观念。C.“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一方面说明慧能对于佛法的悟性之高,另一方面也符合禅宗“当令自悟”的传法宗旨。D.课文虽选自佛经,却没有其他佛经那种拗口的语言和繁琐的经义,语言浅显且富有趣味。4.下面对课文《南能北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南能北秀”是人们对弘忍死后禅宗所形成的南北二宗的称呼。这种划分的依据,一是地域的不同,二是悟道方式的不同。B.“南能北秀”虽然南北地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