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灵宝市第三高级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荆轲刺秦王》第 2 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一、 上课时作业 默写易水送别一节(10 分)。要求:错一个字扣一分,可以有负分。二、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 3—9 段,读准句读,字音。2.记住第 3—9 段重点文言实虚词的含义和用法。3.记住固定结构“有以”“无以”“所以”等词的译法,会翻译重要语句。4.赏析易水送别一节。 三、学法指导:朗读法 探究讨论法四、导入: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诗: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易水送别”,在历史上为荆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一面为荆轲的英雄气概而感叹 ,另一面又不由的心生惋惜。五、研读 3——9 段,落实文言知识点。 (一)实词: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 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 3.右手揕其胸 揕: 4.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拊心: 5.为变徵之声 变徵: 6.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 7.终已不顾 顾: (二)虚词: 将军岂有意乎?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岂 为 荆卿岂无意哉? 乃为装谴荆轲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而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以 以试人 之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皆白衣冠以送之 顷之未发乃:乃今得闻教1(三)通假字: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通 , (四)古今异义词: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深 【古义】 涕 【古义】【今义】 【今义】3、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4.将军岂有意乎? 可以 【古义】 有意 【古义】 【今义】 【今义】5.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6.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偏袒 【古义】 所以 【古义】 【今义】 【今义】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8.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宾客 【古义】 不顾 【古义】 【今义】 【今义】(五)词类活用: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 名词作动词, 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 3.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形容词作名词, 4.顷之未发,太子迟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意动用法,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名词作动词, 6.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 (六)文言特殊句式:1.省略句吾每念( ),常痛于骨髓太子闻之,驰往,伏( )而哭得赵人徐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