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综合高中 2014 年高中政治 中国共产党执政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2【本框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识记党的性质、宗旨;科学执政、民 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 联系历史和现实分析说明中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2.能力目标◆ 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创建新中国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学生 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二、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宗旨、执政方式;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的原因。三、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的各执政方式之间的关系。四、教学思路和方法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联系有关历史知识、时政热点和生活实例,让学生感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宗旨,理解党的执政方式等知识。运用多媒体演示法讲清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其性质、宗旨决定的。使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重要性。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我国国体和政体的相关理论,请同学们回顾,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通过我国国体和政体可以看出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中国有一句古话“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在中国,人民由谁来组织和领导的呢?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怎样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又是怎样执政的呢?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问题。第一环节: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如何确立的?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分别是什么?3、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4、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执政方式是什么、其含义和关系又是什么?自学检测第二环节:交流探讨,合作共享问题:让我们重温一下中国近现代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