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重和超重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3)培养学生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对知识的迁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教学重点 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本质;超重和失重中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和拉力的计算。教学难点 超重和失重中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和拉力的计算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练法教学用具 超重和失重演示装置、弹簧秤、重物、细线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了物体的加速度。被悬挂或被水平面支持的物体它与悬线或水平支持面间的作用力大小不一定等于它所受重力的大小,悬线或水平支持面对物体的作用与物体所受重力的差异决定了物体的加速度。换而言之,物体的加速度直接反映了两者的差异。(二)新课教学1、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超重现象。实验:介绍装置,架子上有两个滑轮,两边挂有重物。我们取左边的重物加以研究,重物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放手后物体做向上的加速运动,我们再观察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提问:看到了什么现象?弹簧秤的示数增大,物体对绳的拉力增大。分析原因:取物体为研究对象,T-G=ma,T-mg=ma,弹簧秤的拉力为:T=mg+ma=m(g+a)讨论:(1)物体做向上的加速运动时,弹簧对物体的拉力大于物体静止时的拉力,T>mg,物体对弹簧的拉力大于物重。举例:起重机在吊起重物时,有经验的司机都不让物体的加速度过大是什么原因?(2)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感受:电梯向上起动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静止时的支持力,同样人对电梯的压力也大于物重;电梯下降刹车时也一样,只要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是向上的,就会产生以上现象。提问:在电梯中放一弹簧测力秤,人站在上面。当电梯向上的加速度运动时秤的示数怎样变化?(3)整理公式:T= m(g+a)=mgˊ,gˊ叫做等效重力加速度,gˊ> g。站在电梯里的人在电梯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人对电梯的压力大于人的重力,好像是重力加速度g增大了。火箭起飞时有很大的向上的加速度,内部发生的是超重现象。发生超重现象时,物重并没有变化。2.失重现象实验:重物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放手后物体做向下的加速运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