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讲 山地的形成【考纲解读】 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考点分析】 掌握地质构造的类型、判断、区别及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其对找矿和工程的实践意义。【学法指导】 以景观图、形态示意图切入,理解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导学过程】 [自学自悟] 地质构造的类型、判断你能自己简述一下吗? [互学探悟] 我国进藏铁路为什么首选青藏线? [博学领悟] 读某区域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甲地区交通线路密度比丙地区大的原因。(2)如果在甲地发展钢铁工业,就需要解决甲丙的交通问题,那么影响其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3)在选择乙、丙之间的交通干线时,人们选择了乙丁丙线路而没有选择乙丙直达线路,简述其原因。【学以致用】 读某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 1、2 题。1.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与岩石类型是()A.背斜 沉积岩 B.向斜 沉积岩C.背斜 岩浆岩 D.向斜 岩浆岩2.下列地貌与乙处成因相同的是(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渭河谷地D.华北平原 读下图,回答 3、4 题。3.图示 Q 地质构造为( )A.背斜构造B.断层构造C.岩浆侵入构造D.向斜构造4.若图示 范围内有丰富的资源,则( )A.Q 地可能贮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B.Q 地地下可能有大理岩矿分布C.在 P 地向下钻探可以找到④岩层所含资源D.P 地地下水资源丰富5.读我国某区域地质 剖面图,回答问题。(1)判断图中地貌类型及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2)根据图中信息,简述 该地地壳运动的过程。【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