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学习目标】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 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知识清单】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美苏“冷战”材料:“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上曾这样描述英国“战时, 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1945 于雅尔塔)“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强大。……这意味着 ,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①②③④(2)含义:(3)美国“冷战”政策“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①序幕:② 目的:③ 措施及表现: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4)苏联的“应对”措施① 政治上:② 经济上:③ 军事上(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柏林墙:总长 169.5 公里,建于 1961 年 8 月 13 日,15 道防线隔离着东德和西德,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东西方两极对峙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原为铁蒺藜围成的路障,后改筑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后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线的观察塔楼上设置警卫及机枪阵。1970 年,东德政府又把柏林墙加高到 3 米。 2.“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1)消极影响① 德国分裂:1949 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先后建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柏林墙形成。② 朝鲜战争:1950 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动朝鲜战争,1953 年失败。③ 越南战争:1961 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在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军被迫于 1973 年撤出越南。④ 古巴导弹危机:1962 年苏联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发射基地,美国发现后反应激烈,经过两国的谈判,苏联最后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⑤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给世界和平构成巨大威胁。(2)积极影响①②③二、多极化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