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读本中的德育渗透南昌二中 黄雯http://www.dearedu.com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述是:“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特级教师陈钟梁补充说:“语文不仅仅是载体,更需要强调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注重人文的学科,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性格,进行德育渗透。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在各个学科中都蕴含着德育材料,尤其是语文学科,德育材料更是丰富而生动,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沤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但毕竟课时有限,课文数量不多,单靠一本课本是难以有足够的成效的。《语文读本》作为课本的配套读物,符合大纲要求,紧跟课本,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语文读本》教材优势,让阅读开启性格,进行德育渗透。我在今年高二语文教学中尝试着将读本阅读常规化,布置学生每周阅读 2 篇读本课文,并选择其中 1 篇写读后感,再利用课堂时间点评,进行德育渗透。第一周,读本单元是“诗骚流韵”,学生对《诗经》及屈原的作品兴趣不高,大多学生是敷衍了事。但有 1 位学生阅读《橘颂》后写到:“古人因为不了解橘的生长特性而赋予了它美好的品格,现代人对很多事物了解之后却失掉了很多美好的遐想。”并发出了“希望现代人能保持那些单纯的美好”的感想。我抓住这句话,联系学生进入高二年级后,年龄增大、阅历增多就开始目空一切、急躁不安的特点,告诉学生:“成长不应该让我们失掉那些美好的品质,比如遵守校规校纪,比如虚心,比如诚实”学生都很有感触。在阅读《寄黄几复》时,有学生对“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有所感悟,联系自己实际,提出了“同学友情珍贵,要及时珍惜”的倡议,我就在班上开了节“如何与同学相处”的主题班会,同学踊跃发言,事后许多同学都表示会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包容,以平和之心与人相处。而在阅读“历史见证”单元3 篇文章后,学生都感慨现在的平静生活来之不易,对现在的生活增加了幸福感。在阅读“故都深情”后,同学的爱家乡的情绪高涨,有学生写到“我的故乡虽不及北京那样绚丽,但却是我心永系之地,我爱我的家乡”,我又联系“异域采风”单元,指导学生阅读,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不仅是诗歌和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