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长县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阁夜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欣赏并领会本诗的艺术特点。 2、 诵读品味本诗的意境。 3 、知人论世。 学习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学法指导 诵读法、问题探究法 学 习 过 程学习笔记(教学设计)【预习案(自主学习)】1、共同回忆杜甫的生平、思想等情况。 杜甫(dù fǔ)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 并称“李杜 ”〔也称之为“大李杜 ” “小李杜 ”指唐代诗人“李商隐” 和“杜牧 ” 〕。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又被人称为“诗史 ”。 2、解题 這是一首年終時感懷的詩,寫景、寫情,充滿孤寂悲涼的感覺。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它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简析】蜀中有崔盱、郭英义等互相残杀,百姓遭殃,诗中的“野哭千家”就是这次战祸的写照。杜甫经常情思诸葛亮,这是他从内心崇敬的一位贤臣,也留下他自己的影子。 3、朗读《阁夜》【探究案(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理解大意:“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2、理解大意:“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13、理解大意:“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4、理解大意:“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当堂小结】 韵译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 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纠错反思(教学反思)】课外阅读: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 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