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等值线考查点一等高线考向1等高线图的相关计算(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1.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考向2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2015·江苏地理)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4.牧民转场主要受()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D.聚落分布的影响1.重点掌握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方法。例如,等高线数值的变化趋势、疏密程度、弯曲和延伸方向是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关键。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分布越稀疏,坡度越缓。当在图上看不出疏密程度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判定。2.掌握等高线图判读的一些技巧。例如,河流的流向与山谷处等高线凸向相反;如果等高线图中没有给出等高线的数值,可以借助河流流向判断等高线数值的变化趋势;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x-1)d≤ΔH<(x+1)d(d为等高距,x为重叠等高线的条数)。3.会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交通线路。选择交通线路时,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交通线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小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小施工难度和节省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形区。1.知识关联(1)宏观地形判读①陆地地形判断②海底地形判断(2)微观地形判读(3)判断地形剖面图①四点——起点、止点、最高点、最低点。②趋势——剖面线所经地区的大致趋势。(4)判断河流特征(5)判断气候特征①②(6)判断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地质条件→水坝选址、交通线路走向、农业布局、工业区和居住区布局2.易错点(1)等高线的弯曲情况判读不清。等高线的弯曲凸起部分一般都符合“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高低变化规律,弯曲部分一般为山脊(等高线向低值凸起)或山谷(等高线向高值凸起)。(2)鞍部是山脊与山谷的交会处,因此,沿着山脊线经过鞍部的地势为两侧高中间低,但沿山谷线经鞍部的地势则为两侧低中间高。(3)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中,若等高线疏密状况一致,则等高距越大,比例尺越大,地面坡度越大。3.方法技巧(1)紧邻河流但分别位于河流两侧的两条等值线的值相同。(2)分别位于同一等值线两侧的两条等值线的值绝不相等。(3)海岸线高程为0米,但0米等高线不一定是海岸线,还可能是内陆中地势低洼处。(4)平静水面的岸线就是等高线。(5)凸坡与凹坡的确定:等高线图的斜坡处,海拔高处等高线稀疏,而越向下等高线越稠密的为凸坡,反之为凹坡。(6)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先绘制水平基线,再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画出纵坐标,规定剖面基线所代表的高程,过已知点作垂线,在高度表标出相应的点,最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题组1等高线图的相关计算(2015·德州一中高三月考)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在该页岩层的顶部高程。据此回答1~2题。1.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D.向斜谷2.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可能是()A.270米B.285米C.300米D.325米题组2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3.(2015·泰安期末)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村庄引水渠示意图”,河水可自流入村的是()A.线路①B.线路②C.线路③D.线路④考查点二其他等值线的判读考向1等压线的判读(2014·江苏地理)下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2.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考向2等温线的判读(2013·安徽文综)下图为“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