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阿房宫赋学案 B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1.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等。2.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体会赋体铺叙、夸张、渲染的特点。【教学重、难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等。【预习案】1.知识迁移过骊山作杜牧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旁穷百姓。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提 示】(1)贾谊的《过秦论》中与“黔首不愚尔益愚”内容有关的句子是“ ” 。 杜 牧 的 《 阿 房 宫 赋 》 中 与 “ 千 里 函 关 囚 独 夫 ” 内 容 有 关 的 句 子 是 “ !”(2)简述本诗的主旨和立意。【文本研读】1.文章题为“阿房宫赋”,铺陈夸张地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样写的用意何在?在写作上起何作用?2.概括两段议论的主旨,注意体会作者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3.课文末出现了四个“后人”,都分别说的是什么人?4.文末一段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根据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来回答。15.本文借古讽今,你还学过这样的文章吗?举例说说。【探究案】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2.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训练案】1.一词多义(1)取① 奈何取之尽锱铢②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③ 进入关,财物无所取 ④ 留取丹心照汗青 (2)固①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②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③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④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⑤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⑥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2.古今异义(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戈相斗,指宫室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义: (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 今义: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3)韩魏之经营。古义: 今义:筹划并管理;计划并组织等。(4)可怜焦土。古义: 今义:值得同情、怜悯。(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义: 今义: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6)齐楚之精英。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