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拟行路难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拟行路难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1/5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拟行路难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5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拟行路难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3/5
s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拟行路难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标 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 4、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5、学会比较阅读 学习重点1、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诗中渲染愁绪的用意学习难点 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预习案学法指导 :诵读感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了解全诗内容;品味语言,感悟意境,品读诗中蕴含的情感。 一、课本助读1、作者简介: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南北朝文学家,擅长写乐府诗,闻名于世,年青时就树立远大的政治抱负,自认为有非凡的才华,但由于出身寒门庶族,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拟行路难》18 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2、写作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南朝是一个门阀制度最盛行的时代。鲍照生活在这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黑暗社会,虽然胸怀大志,但却终因“身地孤贱”,一生沉郁下僚,报国无门,受尽了歧视和打击。世道的不平,使得他对当时的腐朽制度有着相当清醒的认识。在这首《拟行路难》中,诗人非常激愤地倾吐了自己的不平之气和抑郁情怀。3、解释题意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二、预习问题设置1.文学常识填空鲍照(415-470),字____________。东海(今江苏涟水)人。出身贫寒,虽才华出众,却一不得意。诗文俱佳,_____________尤受后世推重。有____________十卷传世。2.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泻水( ) 酌酒(zhuó ) 踯躅(zhí zhú )3、结合注释写出大意,语言表述通顺流畅。14、整体感知诗人认命不认命,感情如何变化?平静压抑——悲愤难抑——激昂抗争——无奈压抑认命——不认命——认命 ︱ ︱ ︱ 抨击 悲愤 无奈三、预习自测试背诵《拟行路难》四、我的疑惑探究案学法指导:带着问题体会分析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拟行路难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