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案 课前预习:了解新闻知识及本文背景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猎取主要信息。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基本常识,理解消息的特点.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3、感悟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的英雄气魄。 评价任务: 1、识记新闻知识,理解消息特点。 2、诵读全文,体会短小精悍、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 3、感受文中流露的自豪感。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由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怀”引入新闻知识。 二、了解新闻相关知识: (一)消息的概念 1.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2.狭义的新闻报道专指消息,即是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二)消息的特点 1、时效性:在最快的时间内报道所发生的最新的事情。(释题) 2、真实性:即用事实说话。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冷静客观的风格传递信息。 3、传播性。所有的新闻都是为了大范围地传播和沟通信息的。 (三)新闻的要素: 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即“五个 W 加一个 H”: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 (四)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五)新闻结构: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消息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即将内容作由主到次的组织,称为“倒金字塔式”结构,即*在前。 三.检查预习情况:学生沟通搜集到的“渡江战役简介”。 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