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教学“引趣”浅探_ --------------------------------------- 一、借助学生自己的操作——以动引趣 从教学论的进展趋向看,思考性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应该放在引起学生思考和进展学生思考上,通过眼、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加学习,使学生在直观感知中获得新知。 如“线段”的教学,老师引导学生操作:(1)先让学生抖动手中的线,看到一条弯曲的线,思考如何得到一条直的线?(2)接着引导学生拽着线的两端把线拉紧,使学生直观看到两手之间的一段线就是线段,线段两端的点就是线段的两个端点。(3)再让一名学生上台在老师指导下示范,其他学生和他一起把线竖着拉紧、斜着拉紧,然后换另一条长的线拉紧。通过这样的操作,学生看到线段可以是横着的、竖着的、斜着的,也可以是长的、短的。但不管怎样,线段一定是直的,并且有两个端点。(4)让学生取出一张纸,折一折,看折出来的痕迹是什么。(5)最后教会学生画线段的方法。学生正是在这种实践操作中,对线段的概念加深了认识。 二、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以需引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也有一句名言:“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兴趣与求知欲,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如学习“时·分·秒”之后,让学生调查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大人、自己每分钟所走的米数。学生在猎取知识的过程中,产生许多问题,正是这些“为什么”,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焕发出智慧的光芒。 三、采纳游戏竞赛的形式——以趣引趣 游戏、竞赛的教学组织形式,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本身就具有趣味性。如规定时间内的口算、计算题竞赛等,都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兴趣中学得主动、扎实。 四、挖掘知识本身的深度——以探引趣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数学学科本身存在着许多有趣的规律和诱人的神秘,老师应善于利用学科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向学生提供思维的材料与思维的框架。 如“线段”的教学,老师出示题目:这里有三个点,每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画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引导学生理解“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的意思就是“每两点之间都要画一条线段”,学生画出了一个三角形。老师继续出示题目:这里有五个点,在每两个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一共能画几条线段?学生都能画出一个五边形。这样,学生很快画出一个五角星,并涂上颜色。当学生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