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各地中考试题必定考察的知识点,这种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其实并不多,通过学习,同学们应该能轻松应对其中大部分,难点在于温度变化后,对析出晶体质量多少和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推断。下面以例题加以分析。??1.如图 1 为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面问题:(1)在 t2 ℃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 。?(2)O 点表示????????????????????????? 。(3)P 点表示????????????????????????? 。(4)Q 点为 t3 ℃时,A 的??????????溶液,P 点为t3 ℃时,A 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5)t3 ℃时,等质量的 A、B、C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6 ) 欲 使 C 的 不 饱 和 溶 液 变 成 饱 和 溶 液 , 可 实 行 的 方 法有??????????、??????????、??????????。?(7)欲从 B 溶液中结晶 B,采纳的方法是??????????。(8)t1 ℃时,A、B、C 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3 ℃,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2.如图 3 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 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B)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在 t1℃时,A 的溶解度等于 C 的溶解度?(D)当 A 中含有少量 B 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A??3.如图 4,是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1℃时,向两只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 A、B 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溶液。(填“A”或“B”)?(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 A___B (填“=”“>”或“<”,下同)?(3) 将 t2℃时,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 t1℃,析出晶体关系是 A___B?(4) 将 t1℃ 时 A 、 B 两 种 物 质 的 饱 和 溶 液 各200g,升至 t2℃,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 A___B??4.如图 5 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B 点表示的意义:表示该物质在 t3℃时,溶剂为 100g,溶质为 dg 的不饱和溶液,则 A 点的意义:表示??????????????? ????????。?(2)若 A、B 两点的溶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