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林业局第三中学高中语文 第 3 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1、积累文本中出现的重要词语。 2、反复朗读,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线索。 3、感受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特征,体会诗人对大堰河寄托的思想感情。 自学指导:1、反复朗读,理解诗歌思想内容。 2、感受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特征。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一、作者作品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1928年就读于杭州 西湖艺术学院,次年留学法国。1932 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 在狱中开始写诗,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1937 年后辗转于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 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1949 年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1957 年被错 划为右派,到黑龙江、新疆等地劳动。文化大革命中一再遭到批判 。1976 年 10 月后重新获得写作权利,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 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诗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著有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归来的歌》等,论文集有 《诗论》、《艾青谈诗》等。 二、写作背景 1910 年,艾青出生在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姓蒋的地主家庭。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爹娘。父母迷信,就把他送到本村一位贫苦的农妇“大堰河”(浙江金华方言“大叶荷”的谐音)家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1932 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一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学习过程:一、问题情境设计:1、给加点的字注音。 戛然( ) 瓦菲( ) 贝壳( ) 火钵( ) 忸怩( ) 团箕( ) 青苔( ) 悉索( ) 荆棘( ) 凌侮( )叱骂( ) 飘泊( ) 典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