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南尚乐中学高中政治 第二框《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第二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4 ★学习目标1.识记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基本特征;2.列举实际事例,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 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3.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的、 的、 的、 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① 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 的,它既不能被 ,也不能被 。② 普遍性: 、 和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3.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 , ,不能 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4.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 的。人可以在 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规律, ,造福于人类。探究点一 判断自测1.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自学自测自查互教 一助学合作展示释疑二2.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 )3.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 )4.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 ( )5.规律有好坏的。 ( )6.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 )7.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 ) 8.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制约 ( )9.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 ) 2.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在开普勒和牛顿发现之前是否存在?生物进化规律在达尔文发现之前是否存在?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3. 水往低处流,人们可以利用水利设施引水上山,灌溉 农田;根据生物学的知识,人们可以将一个生物的遗传物质定向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从而获得人类希望的遗传性状,创造出新物种。 这说明了规律是可以改造或创造,对吗? 4. 有一本被誉为“思考致富的巅峰之作,人生励志的丰硕成果”的畅销书,名叫《只要敢想你就行》。讨论:“只要敢想你就行”这一命题。 《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用学自测反馈明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