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实践、认识论)教学重点难点:1、实践的基本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难点)教学课时安排:2 课时【导入新课】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讲授新课】第一课时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做、行动)它包括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物质性活动――人、客观世界都是物质的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观念变为现实)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是人们把自己的思想、愿望、计划变成现实的活动。实践是人们在意识指导下变革客观事物的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举例】按照计划学习、工作、神州 1-6 号飞船的研制、飞行使嫦娥本月的神话变为现实【专家点评】实践活动的形式 P43(2)实践的特点A 客观物质性 (不是主观的思维活动)a 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实践的主体:人(体力与脑力的结合体)实践的基本要素 实践的手段:工具和设备(如仪器) 实践的对象:客观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b 实践的过程、结果具有客观性,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举例】教育的结果:全面发展的学生;迎评的结果受过程的制约(资料设施、访谈、听课、测试、专业剖析);结果:三方受益B 主观能动性 (不是消极、本能活动)实践活动与其它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本质的区别。实践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举例】人类饮食:精挑细选、粗细搭配、色香味俱全、讲究营养、健康(美食节)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类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人在行动之前总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在自觉运用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成果去指导实践,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新的东西。【举例】人化的自然、社会的繁荣(见 P43 图片)C 社会历史性 (不是个人的孤立活动)a 社会性:实践活动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行为。【举例】WTO 成员国之间共同遵守规则、 企业职工、学校教师之间的分工协作、群策群力【举例】鲁滨逊漂流记专心 爱心 用心1b 历史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实践活动也在发展。人类的实践活动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