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十五中 2014 高中地理 2.1.2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导学案 新人 教版必修 1 【学习目标】 1.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如城市热岛效应 【重点、难点】准确理解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运用图示分析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学习流程】( 1 课时)●自主学习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①___________。2.直接热源②______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3.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1)能量来源:①__________(2)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②_____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③_____差异。(3)意义(备注)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1)概念:由于地面 而形成的空气环流。(2)形成过程①A 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 ;D 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 ;②B、F 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 ;C、E 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 ;③同一平面上,气流由 流向 。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空气的运动方向。(3)常见形式: 、城市风、山谷风。我的疑问: 。●合作探究1.“高处不胜寒”是如何形成的?2.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新疆谚语“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呈现的现象。3、巴山夜雨的成因材料一:四川盆地地区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 60%~70%。材料二: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材料三: 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农历 6 月的一天,在葫芦裕设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这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真乃火攻之良机。诸葛亮依计将司马懿之众诱入谷中…… 然而,正当大火冲天,司马懿全军即将覆灭之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大雨浇灭了诸葛亮扶汉反魏的壮志,使他喊出了“某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的千古悲歌。根据材料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4.结合教材 P30 图 2.3 热力环流的形成图思考以下问题:(1)图中气流的方向是否都从高压流向低压?(2)气压高低与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存在怎样的关系?●我的知识网络图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 作用受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热力环流【达标测评】成绩:1.下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次序已打乱),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短波辐射的序号是________。(2)表示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辐射的序号是_______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