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与环境》教学策略的探讨基于《生物与环境》教学策略的探讨 【摘 要】在《医学生物学基础》中“生物与环境”一章的教学,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将生命教育与教学结合,培育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良好素养及社会责任感,使学生不断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关键词】医学生物学;教学方法;环境 1.生物形态结构的教学 1.1 教学特点 生物的形态结构是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理功能的基础,在《医学生物学基础》课中占较大比重。形态结构部分,不但专用名词较多,而且内部结构较细微复杂,学生难以想象和记忆。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信息加工理论,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信息的输入——加工——贮存——输出过程,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其教学的主要过程是:激发注意主动猎取信息→双重编码深化加工信息→加强联系有效贮存信息→反复提取正确输出信息。例如,眼球的结构,首先,通过介绍眼睛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眼球结构的兴趣,通过对挂图、模型、实物等的观察、触摸、解剖,使学生在主动猎取信息中,形成正确表象;其次,通过图象、实物与名称相结合,对猎取的信息进行双重编码,深化加工信息;第三,将结构与功能相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记忆,有效贮存信息;第四,通过各种练习,反复提取和应用相关信息,使之得到巩固、强化并能正确输出,以至形成长期记忆。 1.2 通过阐述生物学的现象、事实或实验结果,揭示生物学的基本理论、观点、规律 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遗传的基本规律等,都是通过对现象或事实的分析、比较,经过一定的推理推断得出结论或揭示规律。如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推断,总结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上好这一类课的关键。根据推断形成的基本原理,这类课的基本教学过程是:列举事实,分析特征→突出要点揭示本质→分析比较明确外延→准确表达给予定义→实际运用达到巩固。例如“传染病”的概念:(1)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列举常见的疾病让学生分析,如:乙型肝炎、细菌性痢疾、蛔虫病、白化病、侏儒症等,问:上述疾病哪些会传染?哪些不会传染?归纳成表,再问为什么有的病会传染,有的病不会传染,并进一步分析传染病的病因。 2.教学手段 2.1 利用学生熟知地区图片,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再以池塘为例分析组成。(解决教学重点) 2.2 通过多媒体、表演活动及分析情景等引发学生思考,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