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寻路和行路》精品教案与反思《寻路和行路》教学设计【学科】品德与社会【课例名称】《寻路和行路》【执教者】莱芜市钢城区艾山中心小学 黄瑞国【课型】新授课【年级】三年级下册【教材版本】山东教育出版社【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乘车、问路时的基本礼貌和要注意的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安全、文明乘车的良好行为习惯。2、掌握寻路、问路的一般方法。3、尝试利用交通图选择简单的出行路线,学会看站牌、路牌。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看“交通图”、“站牌图”,选择简单合理的出行路线及乘坐交通工具。【课前准备】1、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本地交通图。2、老师准备一张放大的局部交通图;某一路公交车的站牌图。中国交通图、山东交通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观看录像。同学们,莱芜是全国旅游城市之一,被誉为航空之城。莱芜有很多优美的景点,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景点的视频大家喜爱看吗?(播放课件)简介莱芜景点?这些地方你们都去过吗?怎么去的?知道怎么走吗?2.质疑问难,揭示主题。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寻路和行路(板书课题)。二、模拟活动,初步探知1. 出出主意 ①设置出行情景(去雪野湖如何走?) ②以小组为单位,看交通图,讨论可以选择哪条路线,使用什么交通方式? ③汇报在街上看看站牌和乘坐的车的特征,以及本地交通工具的方式有哪些?(提前做好的调查作业) ④ 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所看到的情况。 (A、(A、汇报路线:允许有不同的线路,但要选择好走省时间的道路。(B、(B、汇报交通工具: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⑤ 将小组研讨的结果汇报。 2、拓展能力:① 创设去莱芜以外山东省内的景点,及国内景点。(小组讨论,设计线路,汇报)3、 表演深化 ①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乘车时注意什么”和“假如不认识路怎么办”问题,先研讨,然后设计不同的情境,再表演出来。各小组可侧重不同的主题,如乘车秩序、乘车安全、乘车文明、问路。 ②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大家评一评。 ③归纳和总结。 三、 实践活动,完善能力尝试制定一份出行计划① 师:暑假来了,爸爸妈妈准备带你到外地去旅游,你准备到哪里去呢?乘坐那些交通工具?你能自己制定一份出行计划吗?试一试吧! ② 学生制订计划。 ③ 沟通。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通过小组出行和自己设计出行计划同学们有什么感受?2、同学们,今日我们学会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