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年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5 篇 小学学年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5 篇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阅历和教训等方面状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总结应当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学年校本培训工作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学年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1 一学年以来,我们立足学校实际,遵循上级文件通知精神,以“校本培训、素养提升活动”为载体,围绕有效教育教学规律,主动搭建学习培训平台,促使各项校本培训活动有序开展、圆满胜利。现简要小结如下: 一、落实培训,营造气氛 1.专业精神。组织一次先进老师阅历沟通会、每位老师至少阅读一本教育类书籍,并撰写 1 篇读书心得体会、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质量较高教学案例、反思或论文,并参加校级评比。 2.专业学问与技能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 6 次集体备课活动,一次评价商量活动;每位老师每年至少上校级以上公开课 1 节、评课 1 节或讲座 1 次;每位老师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 10 节;扎实有效地整合了校本培训与老师素养提升行动,一是将校本主题教研与骨干老师教学展示、学科素养研训活动相结合,由教科室协同各教研组确定活动主题、上课、评课及专题发言人员。二是将行政人员进课堂与教研组“一人一课”活动相结合,实行教研组登记制,教研组长带着协商并确定组内“一人一课”上课与评课人员;开展了电子白板使用的教学技能培训; 3.专题培训。组织老师先后开展了师德培训、法制教育专题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电子白板的使用技能等专题培训。 4.特色培训。师徒结对是我校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之一,本学年我校继续组织开展了师徒结对、优势互补活动;组织开展了校级优秀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评比活动,并择优装订成册。 二、细心组织,效果明显 通过校本培训,深厚了学校老师的科研意识,加强了老师的问题意识、效率意识及反思意识;提高教研组长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锻造了骨干老师,使骨干老师由“阅历型”向“科研型”转化;由“学问型”向“智慧型”转化;促进青年老师专业化成长,促使青年老师成为“专业型”、“学者型”的老师。一学年来,老师主动参加了各级各类教科研评比活动,硕果累累。 三、立足现状,主动反思 在开展校本培训的工作中,我们深深的认识到我们的校本培训工作还不够深化,还需要不断探究培训的新途径、新方法,我们还要不断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