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课本 61 页教学目标 1.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2.在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数学化、符号化的活动经验。3.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感受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等量关系,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初步体验方程思想。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含义,会列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 用方程的思想刻画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材料纸、分类纸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认识等式出示天平图。1.提问:小明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砝码,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2.揭示:像这样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等式。3.提问:小明从天平的左边拿走了一只砝码,这时候还能用等式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那该怎样表示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呢?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用含用未知数的式子表示质量关系⑴ 提问:小明准备在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物体。假如把把这个物体放下来,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呢?怎样用式子表示这里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呢? ⑵ 感悟:人类能够将未知数用一定的字母表示,并且让未知数平等地参加运算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播放录音:700 多年前,我国数学家李冶发明了“天元术”,他用“天元”表示未知数。后来数学家们又用各种符号表示未知数。1637 年,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最早用 x 表示未知数。这种表示方法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⑶ 沟通:三幅图中,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就可以怎样表示?⑷ 表达:(放下物体后)为了使天平达到平衡,小明利用砝码进行了各种调整,请你也用关系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学生在学习材料纸上完成并汇报沟通。2.分类、比较,揭示方程的意义⑴ 讨论分类依据现在黑板上 8 个式子,你能将这些式子分分类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桌再讨论一下。⑵ 动手操作讨论结束后,从信封里拿出 8 张写着式子的纸条,根据你们的想法分一分。⑶ 沟通反馈展示学生的各种分类的情况。 根据分类的标准咱们来看一看每一组式子有什么特征?① 没有未知数也不是等式; ② 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 ③ 没有未知数但是等式; ④ 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⑷ 揭示概念指出:像 X+50=150、2X=200 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