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总体分布的估计第 19 课时 频率分布表【学习导航】 学习要求 1.感受如何用样本频率分布表去估计总体分布;2.自己亲自体验制作频率分布表的过程,注意分组合理并确定恰当的组距;【课堂互动】自学评价案例 1 为了了解 7 月 25 日至 8 月 24 日北京地区的气温分布状况,我们对往年份这段时间的日最高气温进行抽样,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随机抽取近年来北京地区 7月 25 日至 8 月 24 日的日最高气温,得到如下样本(单位:):℃7 月 25日至 8月 10日41.937.535.735.437.238.134.733.733.332.534.633.030.831.028.631.528.88 月 8日至 8 月24 日28.631.528.833.232.530.330.229.833.132.829.425.624.730.030.129.530.3怎样通过上表中的数据,分析比较两时间段的高温(≥33)℃ 状况呢?【分析】要比较两时间段的高温状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分别统计这两时间段中高温天数.若天数差距明显,则结论显然,若天数差距不明显,可结合其他因素再综合考虑.上面两样本中的高温天数的频率用下表表示:时间总天数高温天数(频数)频率7 月 25 日至 8 月 10日17110.6478 月 8 日至8 月 24 日1720.118由此表可以发现,近年来,北京地区 7月 25 日至 8 月 10 日的高温天气的频率明显高于 8 月 8 日至 8 月 24 日.上例说明,当总体很大或不便于获得时,可以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频率分布.我们把反映总体频率分布的表格称为频率分布表.案例 2 从某校高一年级的 1002 名新生中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 100 的身高样本,数据如下(单位:cm)。试作出该样本的样本的频率分布表。【分析】该组数据中最小值为 151,最大值为180,它们相差 29,可取区间[150.5,180.5],并将此区间分成 10 个小区间,每个小区间长度为 3,再统计出每个区间内的频数并计算相应的频率我们将整个取值区间的长度称为全距,分成的区间的长度称为组距。【解】(完成空格和表格)(1)在全部数据中找出最大值 和最小值 ,则两者之差为 ,确定全距为 30,决定以组距 3 将区间[150.5,180.5]分成 个组;(2)从第一组开始,分别统计各组中的频数,再计算各组的频率,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分 组频数累计频数频率4811221443合 计1001【小结】编制频率分布表的步骤如下:(1)求全距,决定组数和组距,组距=全距/组数;(2)分组,通常对组内数值所在区间取左闭右开区间,最后一组取闭区间;(3)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