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案[3]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限时5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8年8月31日,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通过提高起征点、增加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低档税率的级距等方式,使个人所得税税负水平更趋合理。这意味着(C)①国家通过初次分配调控居民收入②国家通过再分配机制增加居民收入③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将进一步降低④个税将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此次个人所得税法的调整使个人所得税税负水平更趋合理。这意味着国家通过再分配机制增加居民收入,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将进一步降低,②③正确;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再分配的手段,①中的“初次分配”说法错误;④中“主要手段”说法不妥。故选C。2.2018年7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城乡居民医保年度重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要求2019年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全面启动实施,巩固完善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统筹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逐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量。推动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A)①体现了再分配中的公平原则②有利于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③完善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④体现初次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体现了再分配中的公平原则,故①②正确;③与题意不符;④中“初次分配”说法错误,城乡居民医保属于再分配。故选A。3.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江苏省围绕苏北脱贫攻坚重点县、区发展需求,组织开展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人员精准对接活动。近三年来,全省共实施科技项目110项,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1276.5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达1.2万元。这有利于(D)①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素质,杜绝贫困现象代际传递②完善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③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帮助农村贫困人口提高增收能力④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杜绝”说法太绝对化,不选;②与题意没有直接关系,材料没有涉及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材料中“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等内容说明“技术”“精准对接”活动能够提高低收入农民的收入水平,有利于促进收入公平的实现,故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4.“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七律·到韶山》)秋分已至,稻谷飘香,蟹肥菊黄,提醒着人们又到了丰收的季节。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B)①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②增加了农民的按劳分配收入③有利于提升农民的自豪感、获得感④提高了农业社会劳动生产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党中央和国务院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由于“三农”问题在党和国家中的地位决定的,“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彰显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也有利于提升农民的自豪感和获得感,激发了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积极性,①③符合题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没有增加农民的按劳分配收入,也没有提高农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5.2018年6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合理的差距能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不合理的差距则可能激化矛盾。城乡之间、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不同职业、员工与高管之间的差距经常因差距偏大引起争议。针对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①提高企业一线员工的工资水平②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③强化竞争,打破行业垄断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②错误,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不能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④错误,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合理的差距能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不合理的差距则可能激化矛盾,故针对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企业一线员工的工资水平以及强化竞争,打破行业垄断等方式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