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语文是百科之母,在培育学生的精神文明素养中,起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十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历,我发现不少学生缺少对美的感受力。近年来,多次的国培学习,给了我更深的体会、更大的收获。在国培这个教与学能够互动的平台上,仔细地学习,反复地思考,愉快地与班级同学和老师沟通,倾听专家学者的教导,令我快速提升。我觉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美感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是向学生进行素养教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培育和造就新世纪人才的重任,未来的人才要求,不仅需要高度的科学技术,而且需要较强的审美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根据美的规律来建造”,将语文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的重要课堂,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美,从而追求美,把学生培育成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的合格人才。 朱光潜先生曾经指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于怡情养性”,美感教育的实质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是塑人才的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美感因素是多方面的。很多作家从美感出发制造典型形象,反映生动的现实生活。作为语文老师,可以借助课文作品中的美的画面、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式的美感教育,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1.以美的画面感染学生 大自然绚丽多彩,千姿百态。作者们往往把自然美景再现在作品中。 朱自清的《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绘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一幅幅美妙的春景图,把我们带到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我们会为那漂亮的春光所陶醉,会为那洋溢的热情所感染,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一幅幅生动优美的画面,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情思。教者如能抓住景物描写中的片断和学生共同赏析,学生定能受到美的画面的感染。 又如鲁彦的《听潮》,通过对海潮声响,情态的描绘展现了大海奇妙变幻的景象,歌颂了伟大力量,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任意选其中的一幅图,师生共同领略大海的奇妙变幻,有时温柔静谧,有时雄壮有力。大海的雄壮美是“伟大的乐章,”催人迎战困难、迎战挫折、搏击风浪、勇往直前。 2.以美的形象鼓舞学生 美的形象是一种崇高的社会美,充分地发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