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一些生僻字词的用法,并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 2、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体裁表情达意。 3、通过分析作者的一些字词句的使用,体会这些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4、文章使用了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要掌握其精髓,并正确、灵活地运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体会书信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并学会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 的升华。 2、领悟书信的巨大思想内涵及其对于社会进展、民族进步的重要意义。 难点: 1、理解课文中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对于书信对象所起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对各方面情况的分析如何反驳那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 论。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四、教学设想: 可讲述一些关于台湾历史与现状的历史片的片段(也可通过图片来加强效果)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大陆与台湾的历史与现状,感受伟大的爱国主义感情,从内心激起对祖国以及中华民族的热爱。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字词) 1、生字 把晤 wù 咫尺 zhǐ 悖谬 bèimiù 东隅 yú 苟同 gǒu 珍摄 shè 毋庸赘言 wúyōngzhuì 未雨绸缪 chóumóu 难辞其咎 jiū 同捐前嫌 xián 2、词语 未雨绸缪:比方事先作好准备。 毋庸赘言:不必说多余的话。 难辞其咎:难以推卸罪责。 同捐前嫌: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 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 珍摄:保重身体。 咫尺:比方距离很近。古代八寸为一咫。 悖谬:不合道理的言论。 二、关于作者:廖承志 作家简介:廖承志(1908—1983),广东省归善县(今惠阳市人),1908 年 9 月 25 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1925 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 年赴日本,留学于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1928 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 年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1938 年初至 1942 年初,在香港设立八路军办事处,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5 年 6 月被选为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后历任中共南方局委员、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社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政务院(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