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积累,不断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提升公文写作水平 重积累,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公文材料,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功底和语言驾驭能力之外,还要注重材料的积累。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才能做到“有米下锅”。下面我重点从材料的积累方面作以沟通。 一、积累哪些资料起草公文材料时的文思泉涌,源于平常的学习与积累。平常学习得多、积累得好,起草公文材料就省时省力。要充发挥猎取材料方便等优势,不断丰富自己的“资料库”,充实自己的“图书馆”,在积累中扩充内涵,增强底蕴。重点做好素材、思想等方面的积累: (一)素材积累。积累公文写作素材,要时刻关注国内外形势的进展变化,关注全县的中心工作,关注领导的重要活动,关注群众的心声等方面,从报刊杂志、领导讲话稿、工作总结、信息简报、文秘经验等方面,并分门别类地进行收集。久而久之,就会装满素材仓库,起草公文时就不愁没有“下锅米”。重点要建好四个素材库: 1.建立上级精神素材库。一方面要了解上级各种最新精神,明确上级精神总体上讲什么,重点是什么,当前做什么等,做到贯彻上级精神全面不变形,体现上级政策规定具体不走样; 另一方面要储备观点,积累一些当前各方面战略性的思想、观点、固定的表达、精华表述,做到有备无患,需则用之。 2.建立本县情况素材库。一般来说,领导都比较重视思考讨论如何把上级精神与本县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提出制造性的工作思路、措施办法,体现本地特色。领导讲话稿只有注重反映基层的问题、关注的热点,听者才能感兴趣。这就要求起草人员全面掌握本县情况:一方面要掌握领导关注的热点、难点及思考的重大问题等。另一方面要掌握基层的热点信息,不能打电话找基层要数据和材料,而是沉下去摸实情,对报上来的材料――核实,特别是对重要事实和数字,要做到准确无误; 要有意识多收集基层报送的或本县各类最新计划、总结、工作报告等材料,包括一些综合情况、重要数据、生动事例及重要思想观点; 要将所有与工作有关的文件、信息、简报等材料,分门别类收集下来、积累起来。 3.建立外地工作经验素材库。从大的方面来说,全国各地开展的工作都是按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进行的,都有固定的模式,可以说,工作方法、工作经验“大同小异”。因此,要充分利用报刊、互联网,从政治、经济、社会、党建等方面收集与本县县情相似地方的一般做法、特色做法,从而拓展写作思路。 4.建立机关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