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 22 课 文学的繁荣1.一般来说,一切艺术永恒的源泉就是生活。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反映的社会情绪是( )A.拜金主义泛滥B.对“理性王国”的失望C.理想主义盛行D.对古典文化的向往解析: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 30 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答案:B2.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这主要反映了浪漫主义者( )A.本身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B.对人文主义运动的反思C.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失望D.与民族民主潮流相悖解析: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欧洲,革命与战争频繁,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感到革命或改革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对此感到失望,“回到中世纪”口号的提出集中反映了这种社会情绪。故选 C 项。答案:C3.以下是中西方的两部名著,分别被称为两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按文学作品的风格归类,它们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 D.民族主义解析:《红楼梦》艺术地再现了清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揭示了封建制度走向没落的历史现实;《人间喜剧》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两部作品都体现了鲜亮的现实主义风格。答案:C4.“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富有人生哲理的名言取之于某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此作品的作者很可能是( )A.巴尔扎克 B.雪莱C.海明威 D.马克·吐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断的能力。注意题干中“现代主义”这一限定词,四个选项中只有 C 是现代主义作家。答案:C5.20 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高度繁荣,代表作有( )①《叶甫盖尼·奥涅金》 ②《安娜·卡列尼娜 》 ③《母亲》 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解析:①②分别是俄国的普希金和列夫·托尔斯泰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③④分别是高尔基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苏联文学。答案:B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形成是社会对文学的必定要求的结果。现实主义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性,通过对社会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