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备[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概念及主要作用。2.理解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3.掌握防备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一、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概念:由国家、区域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2.作用:①灾前预警、灾中跟踪、②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等。3.进展情况:世界各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③灾害监测系统。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基本特点:④观测范围广、信息猎取量大、⑤猎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动态性强等。2.时空特点:从空间尺度上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从时间尺度上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⑥同步观测。3.作用:除每天看到的常规大气云图外,还可以看到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利用遥感影像还可以迅速地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难以察觉的⑦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在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更能展现遥感作为灾害监测“千里眼”的优越性;在灾害进展过程中和消除后,可以利用遥感对灾害发生的⑧规模、⑨速度以及是否复发进行监测。(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主要功能: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⑩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2.作用: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⑪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⑫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3.遥感技术在信息猎取方面的优势与地理信息系统在⑬空间分析方面的优势结合。(1)灾害发生前:事先圈定⑭危险区,并对危险程度做出评价,指导⑮防灾活动。(2)灾害发生过程中:对灾情⑯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3)成灾后:对⑰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从而对减灾作出贡献。天气预报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哪些地理信息技术?答案 卫星云图的制作过程:先利用卫星在高空猎取大气中云层的分布状况图,然后将其作为信息源输入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未来的 24 小时或 48 小时云系的移动和进展作出预测,最后根据其影响的地区作出天气预报,因此其中运用了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西藏幅员宽阔、地形复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气象预报、作物草场森林长势监测和主要粮食作物遥感估产以及自然环境、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