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标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第 1 篇: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三、继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促进老师共同进展 通过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老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老师们的备课水平。本学期中,我们数学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先让每一位任教老师独立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然后备课组再组织全体数学老师开展研讨活动,从板书、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语态、课堂的“应急预案”等全方位的进行研讨,努力提高了每位老师个人的综合授课能力。 四、不断创新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全面进展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已从单一的终结性考试进展为考试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为适应这一转变,本学期,我校数学组在继续大力推动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同时,把新的教学评价观(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三维度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立足于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等)贯穿于平常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分年级制定了数学学科分类评价标准,从数学思维品质,数学概念与原理的理解、表达和应用,数学运算能力,数学活动与课外学习,数学与日常生活、其他学科等五个方面对学生的数学学。我们采纳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老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采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灵活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进展的手段,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更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进展。 五、对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处理,我认为大体按以下三点来把握 (1)对已删内容,如所有版本教材都未出现,一般不要再捡回,如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解法、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线段的定比分点、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三角方程和反三角函数,极限等。 (2)对有不同处理方式的内容,一般应按所教版本教学。如有不同处理方式在另外版本出现,对解题可能产生影响,则应适当告诉学生。如函数概念的引入,可先讲函数,后讲映射;也可先讲映射,后讲函数。 (3)对新增内容,教材不同版本的表达方式和选用例、习题有差异。备课时,如能多参考一些版本,必能帮助加深理解,提高水平和效率。 总之,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推动此改革,是目前教育改革和进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不断探究,不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