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章 生物的进化微专题突破一、生物进化理论的比较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现代综合进化论中性学说基本观点① 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② 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③ 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④ 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⑤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⑥ 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①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②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③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①DNA 分子产生的突变大多是中性的② 中性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既无利也无害,当这些随机漂变的突变,经过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就会使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间出现巨大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物种③ 当中性突变积累导致生物性状出现差异之后,自然选择才会发生作用而导致表现型进化不同点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着重讨论生物个体进化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机理,强调群体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不是自然选择,而是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1)达尔文进化论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克服了这个缺点。(2)达尔文的进化论讨论生物个体的进化,而现代生物进化论则强调群体的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从分子水平上阐述,而自然选择学说从性状水平解释进化。(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强调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解析】 本题考查对现代综合进化论的理解。人工培育的新物种仍然可在自然环境中生存,A 项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的方向,与变异方向无关,B 项错误。冬季来临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非为防冻害而产生的变异,C项错误。受农药处理后种群的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与不抗药的个体相比,有更多机会通过繁殖将基因传递给后代,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