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级高二第一次月考历 史 试 题一、单选题(40 个小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1.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B.文化统一与政治统一之趋势并驾齐驱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进展与沟通D.文化进展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局面2.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原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入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法家、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道家C.法家、墨家、儒家 D.道家、儒家、墨家3.蔡元培赞扬孟子时说:“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D.“一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4.先秦某思想家主张“隆礼”、“重法”,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该思想家是(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5.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主张与所属学派,其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墨家B.“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道家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法家D.“兼相爱,交相利”——墨家6.由《史记》及孔子的第 51 代孙所撰《孔氏祖庭广记》均可推断:孔子出生于公元前 551 年,这已成定论。但据新近发掘出的汉代海昏侯墓葬中的一块屏风记载推算,孔子生于前 566 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可靠 B.史学讨论要开放包容、重视新材料C.历史记载都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7.《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其寓意主要体现了( )A.道家的“无为”思想 B.法家的“变革”主张C.墨家的“节用”倡议 D.儒家的“礼制”要求8.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这表明他( )A.肯定道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