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十五种丢分现象及对策 高考语文十五种丢分现象及对策 1、字音字形题,耗时过多而丢分。 字音字形题耗时不要超过 1 分钟,否则既降低了答对的机率,还挤压了其他题的时间。俗称丢双份。高考语文选择题多为复查负效题,不复查还好,越查越易改错。 【对策】选择常见 100 个多音字和 100 个常错形近字,遵循以义定音定形原则,适度联想发散,逐一记忆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词语〔成语〕运用题,不知分类而丢分。 成语题中只要出双重语义的一般是选择项,比方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等。当然成语还有因不了解成语意思误用、因不明成语适用对象误用、因不明成语感情色彩误用等角度进行分类。 【对策】1)选择 100 个常考成语和 100 个常错成语,逐一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2)其他实词虚词不能放松。 3、语病辨析题,不分轻重而丢分。 语病题是命题人最头疼的题目,因为语言本就讲求商定俗成,因此答题时不要苛求完善,只比较哪个选择项更好一些认对不认错。 【对策】汇总高考题,熟识六种语病类型,分类解析,每周一题,适应训练。语病题是训练低效题。 5、实词理解题,教材不熟而丢分。 实词题与教材文言文联系最紧,出题点一般为教材内容。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梳理过关。 6、文言筛选题、分析概括题,忽视原文而丢分。 【对策】文言筛选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排除。分析概括题除了要重视原文,代入原文外,还须盯紧该题设错的五大方面(搅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语意规律)。 7、文言翻译题,得分点不全而丢分。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中 22 篇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过关。重视四个落实(一是字字落实,重点在单音节词翻译为以该单音节词为核心的双音节词 ;二是句式落实,不仅有句式还包括活用法;三是文从句顺语言落实,四是得分点定位落实是得分点的确定不能译错更不能译掉。) 8、文言断句题,不懂标志而丢分。 【对策】断句题命题点在于标志。标志有哪些?句前犹、况、夫、其,句末耶、者,当然还有句中的而等。此外,要擅长利用句式特点、主谓、动宾关系等技巧。断句答问命题自由,但无非内容概括和常识考查。内容概括摘原文,常识考查适当须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9、诗歌鉴赏题,意象法范围不清而丢分。 【对策】1)区分意象法。意,即为什么写,主体是情与理。象,即写了什么,大致分四类物、景、人、事。法,即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