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2)。 (二)诊断依据。根据《儿科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有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得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A、临床表现:1、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与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得为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该病主要侵犯鼻、鼻咽、与咽部。根据主要感染部位得不同可诊断为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局部症状:可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咽部不适等,多于 3-4 天自愈。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痛苦,无压痛,可能为肠痉挛所致;如腹痛持续存在,多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婴幼儿起病急,以全身症状为主,常有消化道症状,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 39-40℃,热程 2-3 天至 1 周左右,起病 1-2 天内因发热引起惊厥。体征:体格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有时可见下颌与淋巴结肿大。肺部听诊一般正常。肠道病毒感染可见不同形态得皮疹。2、两种特别类型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 A 组。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表现为明显咽痛、高热、流延、厌食、呕吐等,病程约为 1周。 检查可见咽充血,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咽得粘膜表面有多个2-4mm 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 日后破溃形成溃疡,周围有红晕。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得其它部位。病程约为一周左右。 4、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 3、7 型引起。以发热、咽炎、结膜炎未特征。常发生于春、夏季,散发或小流行。临床表现有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有消化道症状。体检发现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结合膜炎,可伴有结合膜出血;颈后及耳后淋巴结增大。病程 1-2 周。 B、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与 CRP: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RP 正常或轻度升高。细菌感染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与核左移现象,CRP 有不同程度升高。(2)病原学检查:视需要可进行常见得呼吸道病毒检测、支原体、衣原体,可用免疫荧光法、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法确定病毒得类型,前降钙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