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 2025 年高三年 4 月份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与答题卷规定得地方填写自己得姓名、准考证号与座位号后两位。2、 答第 I 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得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她答案标号。3、 答第 II 卷时,必须使用 0、 5 毫米得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得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 0、 5 毫米得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得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得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 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与答题卷一并上交。第 I 卷 (选择题 共 140 分)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越窑青瓷就是利用越窑周边分布广泛得瓷土烧制得精致瓷器。唐代初期,茶文化传入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得青瓷需求量猛增。唐代晚期,朝鲜半岛得居民在我国越窑青瓷窑工得指导下学习青瓷制作工艺。下图示意我国古代越窑青瓷窑址群分布。据此完成 1-3 题。1、 晋代越窑青瓷烧制得自然地理背景有A、 平原面积广阔 B、 河流宽阔绵长 C、 土壤疏松肥沃 D、 森林植被茂密2、 从晋代至唐代,越窑窑址群位置变化得主要原因就是A、 造船技术进展 B、 瓷土资源枯竭 C、 劳动力价格上涨 D、 淡水资源匮乏3、 唐代晚期,朝鲜半岛引人越窑青瓷制作工艺对当地得影响有① 自然环境明显改善②青瓷产品逐渐普及③百姓生活品质提高 ④茶道文化日渐盛行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1、青瓷烧制需要大量得燃料,古代燃料燃烧主要就是利用木材,该地位于两座山之间,森林植被比较茂密,燃料充足,故答案选 D2、根据材料“唐代初期,茶文化传入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得青瓷需求量猛增”,可以知道唐代中国青瓷利用海上运输出口到朝鲜,因此窑址也迁到了沿海地区,方便青瓷出口,故答案选A、3、 朝鲜半岛引入越窑青瓷制作,必定增加了对木材(燃料)与瓷土得需求,因此就会加大植被得破坏与瓷土开挖,导致自然环境破坏,因此第一句话就是错误得。随着朝鲜青瓷得制作,增加当地人们得收入,也必定就会导致青瓷与茶文化在朝鲜得普及与盛行,所以答案选 D。【答案】1、D 2、A 3、D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将北方地区作为燃煤集中供暖区。近些年,我国一些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