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 述1.1、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和要求1.1.1、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与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生产的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及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对企业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的检查,分析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标准和规定的评价,确定企业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通过对企业的生产工艺、设施、设备、装置实际情况和管理现状调查和分析,找出企业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确定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和建议;提出适应于企业安全生产要求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模式。1.1.2、安全现状评价的要求1、资料准备应全面、真实、具体;在资料准备过程中,企业应积极配合,确保所提供资料、检测报告、测试结果具有全面性、真实有效性。2、检查各类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资质、证件、数据资料的系统性和充分性,说明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和技术标准的要求;3、对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的完整性、符合性进行检查;4、对矿山安全设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安全设施是否与系统匹配,能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5、评价安全管理模式和制度的系统性,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及安全管理相关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及其落实情况;6、通过对矿山的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生产场所及其设备、设施的实际情况、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查找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危险度;7、根据现场安全调查和定性、定量的分析评价,对那些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规定或不适合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违规行为及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工艺、场所、设备、设施等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及建议;8、明确矿山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列出主要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提出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主要的安全对策措施,提出今后的改进方向。1.2、安全现状评价范围、安全现状评价程序1.2.1、安全现状评价范围依据**县**头乡**村高岭岩矿《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该矿山安全管理的适应性,矿山的地理、气象条件、工艺流程、装置布置、主要设备、设施和安全仪表的充分性、合理性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可控性进行评价,确定矿山安全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