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回归教材]1.由 sin α±cos α 符号判断 α 的位置(1)sin α-cos α>0⇔α 终边在直线 y=x 上方(特殊地,当 α 在第二象限时有 sin α-cos α>1);(2)sin α+cos α>0⇔α 终边在直线 y=-x 上方(特殊地,当 α 在第一象限时有 sin α+cos α>1).2.正弦、余弦定理及其变形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内容===2R(R 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a2=b2+c2-2bccos A;b2=a2+c2-2accos B;c2=a2+b2-2abcos C变形(1)a=2Rsin A,b=2Rsin B,c=2Rsin C;(2)sin A=,sin B=,sin C=;(3)a∶b∶c=sin A∶sin B∶sin C;(4)asin B=bsin A,bsin C=csin B,asin C=csin A;(5)==2Rcos A=;cos B=;cos C=3.三角形中的常见结论(1)A+B+C=π.(2)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3)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4)有关三角形内角的三角函数关系式:sin(A+B)=sin C,cos(A+B)=-cos C,tan(A+B)=-tan C,sin=cos ,cos=sin .(5)在斜△ABC 中,tan A+tan B+tan C=tan Atan B·tan C.(6)设 a,b,c 分别为△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则① 若 a2+b2=c2,则 C=;②若 a2+b2>c2,则 C<;③若 a2+b2<c2,则 C>.4.三点共线的判定A,B,C 三点共线⇔AB,AC共线;向量PA,PB,PC中三个终点 A,B,C 共线⇔存在实数 α,β 使得PA=αPB+βPC,且 α+β=1.5.中点坐标和三角形的重心坐标(1)P1,P2的坐标为(x1,y1),(x2,y2),MP=⇔P 为 P1P2的中点,中点 P 的坐标为.(2) 三 角 形 的 重 心 坐 标 公 式 : △ ABC 的 三 个 顶 点 的 坐 标 分 别 为A(x1,y1),B(x2,y2),C(x3,y3),则△ABC 的重心坐标是.6.三角形“四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设 O 为△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角 A,B,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 a,b,c,则(1)O 为△ABC 的外心⇔|OA|=|OB|=|OC|=;(2)O 为△ABC 的重心⇔OA+OB+OC=0;(3)O 为△ABC 的垂心⇔OA·OB=OB·OC=OC·OA;(4)O 为△ABC 的内心⇔aOA+bOB+cOC=0.【易错提醒】 1.在求三角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时,不要忽略 x 的取值范围.2.求 y=Asin(ωx+φ)的单调区间时,要注意 ω,A 的符号.ω<0 时,应先利用诱导公式将 x 的系数转化为正数后再求解;在书写单调区间时,不能弧度和角度混用,需加 2k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