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金色的草地【教学目标】1.认识“蒲、英”等 5 个生字,会写“蒲、英”等 9 个字,会写“草地、窗前”等 11 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观察到了什么。(重点)3.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重点)4.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大单元情境、出示大单元情境任务探索篇:跟着作者学观察:苏联作家普里什文的童年,有一片金色的草地始终陪伴着他,成为他快乐的源泉。他意外地发现,这片草地似乎拥有变色的魔力。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揭开这片草地背后隐藏的秘密吧!活动一 :收集美丽的蒲公英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进行识字游戏,检验学生对字的掌握情况。3.教师指导写字,重点指导蒲、拢两个字。活动二:走进作者的趣味童年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片草地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学生回答:有趣、可爱2.交流:课文中描写的哪些场景让你觉得有趣?蒲公英盛开;兄弟俩玩耍;草地的变化场景一:盛开的蒲公英1.请你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什么。2.组织学生交流,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抓住关键词“一大片”“长满”“盛开”“金色”,让学生想象画面,感受草地的有趣,并朗读感受。场景二: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1.默读第 2 自然段,思考:从这段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全班交流,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聚焦对兄弟俩的动作描写,体会他们的天真、活泼、顽皮。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本段中的动作描写,感受兄弟俩玩耍时的快乐,并发挥想象交流他们还可能用蒲公英做哪些有趣的事情。4.小组学生配乐朗读,一对同桌读,一对同桌合作模仿兄弟俩的表现,体会作者童年的快乐心情。活动三:品味作者的细致观察场景三:草地的变化1.自由读第 3 自然段,说说草地是怎么变化的。2.学生交流草地的变化。① 请学生读读这几句话,圈出表示时间和草地颜色的词语。② 结合圈画的词语,按时间顺序说一说草地的变化。3.教师小结:在不同的时间进行观察,观察到的草地颜色也不一样,看来我们在观察景物的时候 ,也可以像作者一样通过长时间的连续观察,发现它的变化情况。4.交流“变化原因”,进一步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1)启发思考:同一片草地在不同的时间,颜色竟然会不一样,真的太奇妙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2)组织交流“变化原因”,进一步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