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辛弃疾与辛派词人概述南宋中期辛弃疾得出现,标志着宋词得创作又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完成了爱国豪放词思想与艺术得双重开拓与完美结合,开创了婉约词与豪放词并驰、长期共存得新格局。与陈亮、刘过等联手进行创作,并影响到以后得刘克庄、刘辰翁等作家,文学史上称之为辛派词人。姜夔就是与辛弃疾双峰并峙得另一词坛领袖,她进一步深化词艺,增强了传统词体得思想意蕴与艺术表现力,使词坛走向新变,在她得影响下,格律词派应运而生。南宋后期基本上沿着辛弃疾与姜夔所开辟得道路继续前进,形成了两大创作阵营:一派就是辛词得继承人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等,内容多感时伤世,情调则沉痛悲郁;另一派就是姜词得追随者吴文英、张炎、周密、王沂孙等,内容上多抒发凄凉怨情,情调上追求高雅脱俗。吴文英在艺术上有较大突破、刘克庄在题材上有一定拓展外,南宋后期词坛并没有多少实质性得进展。第一节 辛弃疾 p129、p175一、辛弃疾得生平、创作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辛弃疾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得志向。1、(1140-1162)为率众起义,擒贼南归时期。绍兴 31 年,金主完颜亮南侵。22 岁得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得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率领 50 多人袭击几万人得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江阴签判。 开始了词得创作,可惜并没有流传下来。2、(1162-1181)为辗转任职,筹措恢复时期。《美芹十论》、《九议》,指陈任人用兵之道,谋划复国中兴得大计,切实详明。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预备江西上饶隐居。淳熙八年(1181)冬,42 岁,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豪放风格得初成,此期得词作反映了她重整河山得豪情壮志,格调昂扬激奋,雄豪悲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水龙吟》等。3、(1182-1203)为长期闲居,一度起用时期。20 年间,两年出任福建提点刑狱与安抚使,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一面赏玩山水田园风光,一面心灵深处不停为理想所激动。 辛词创作得高峰、高产阶段。此期词作得题材内容不断拓新,表现手法日渐成熟老辣,艺术风格多种多样。4、(1203-1207)为晚年再起,参加北伐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