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1.1. 任务依据及项目背景1.1.1.任务依据2025 年 1 月中国 xxx 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 xx 分公司受 xxXX 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委托,对 xx 路西段道路工程进行工程可行性讨论报告的编制。本次所设计的 xx路西段设计等级为城市次干道Ⅰ级,标准路幅宽 30 米,全长 960.129 米。本工程可行性讨论报告编制的依据如下:1、xxXX 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我院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2、本区域路网交通规划;3、业主提供的 1:500 带状地形图。4、《城市道路设计法律规范》 CJJ 37—90。1.1.2.项目背景1.1.2.1. 区域社会背景XX 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位于成都、xx、西安、武汉四大都市交汇的中间地带,XX 将成为服务腹地承接辐射的重要承接点,具有宽阔的区域市场空间和较好的进展前景。XX市城市历史悠久,从东汉和帝建制起,历经县、州、府等建制,中心地位十分突出,距今已有1900余年历史。行政区划虽有改移分合,但治址承袭至今。因“地处四达之地”而得名,历史上便是川东北的物资集散地。l999年6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消达川地区和县级XX市,设立地级XX市。2000年前城市虽然也试图通过规划引导推动城市空间向外围拓展,但由于当时城市自身经济进展水平较低及缺少相关项目的拉动和政策的支持,城市空间的拓展步履艰难,造成城市建设进展始终跳不出旧城区及南外这个有限的空间,同时,城镇化带来的城市人口的大量聚集便加剧了城市空间由多密走向高而密的格局。2000年以后,伴随着达成铁路作用的发挥及达渝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XX城市的经济得到快速进展,客观上形成了城市空间向外围拓展的强烈需求,XX市行政中心的适时西迁,终于突破旧城空间的束缚,引导并带动了西外组团的整体进展,使城市真正步入“多中心、组团式”进展的轨道。2025年后由于天然气能源的重大发现及其开发,城市在空间上继续了“多中心、组团式”的进展道路,跨越翠屏山、火峰山,在大尖子山以南进展,形成了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园区,进而也为形成综合承载力更强的大城市空间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西外组团用地开发趋于饱和。根据XX城市进展变化的情况,大致分为l990年前、1990~1995年、l995~2000年、2000~2025年、2025年至今等五个阶段。近几年来,伴随着 XX 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的迅猛进展,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交通问题也日益成为城市扩容,经济进展的一个制约条件。XX 现有的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基本上是从中、小城市进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