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 言1.1 我国数控机床的进展趋势,状况和成果众所周知,“机床产业是国民经济进展的基础,装备制造业进展的重中之重。”《国家中长期科学术进展规划纲要(2025-2025 年)》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确定为 16 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通过国家相关计划的支持,我国在数控机床关键技术讨论方面有了较大突破,制造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讨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第一.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开发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复合加工、五轴联动、数字化设计以及高速加工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自主开发了包括大型、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机床,精密及超精密数控机床以及一大批专门化高性能机床,并形成了一批中档数控机床产业化基地。第二.关键功能部件的制造质量、技术水平功能逐步完善,逐年稳步提高,,部分性能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出了高速主轴单元、重载直线导轨、高速导轨防护装置、高速滚珠丝杠、直线电机、数控转台、A/C 轴数控铣头、高速工具系统、刀库与机械手、数字化量仪等高性能功能部件样机,他们之中有的品种已实现小批量生产。第三.中高档数控系统开发讨论与应用取得一定成果。通过自主研发或与国外开展技术合作,在中档数控系统的开发和生产上取得明显进展。初步解决了多坐标联动、远程数据传输等技术难题;为适应数控系统的配套要求,相继开发出沟通伺服驱动系统和主轴沟通伺服1.2 与国外的差距第一.供应能力不足的高档数控机床。尽管我国机床行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数控化率稳步提高,但由于机床消费和生产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明显。目前,国内对中高档机床的需求量逐渐比低档机床要多,但是国产数控机床仍然以低档机床为主,高档数控机床大部分仍然进口。第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长久以来,我国机床制造业的基础、共性技术讨论工作主要在行业性的讨论院所里进行。能力薄弱,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差,低水平生产能力低,自主创新能力不高,缺乏优秀技术人才。虽然国产数控机床制造商通过技术引进、海内外并购重组以及国外采购等获得了一些先进数控技术,但缺乏对基础共性技术的讨论,忽视了自主开发能力的培育,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慢。第三.产品可靠性、质量和服务等能力不够。国产机床在质量、交货期和服务等方面与国外著名品牌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质量方面,国产数控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MTBF 与国际先进数控系统相差较大。国产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的 MTBF 与国际上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