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时第 2 课时第 3 课时“ 方法”引航第 1 课时你认为“多种方法”是哪些方法?▲ 感受金秋时节的自然之美。◎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学习写日记,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人文主题4 古诗三首山 行[ 唐 ] 杜 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望洞庭[ 唐 ]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夜书所见[ 宋 ]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本课的 3 首古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秋学习《望洞庭》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南岸,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北部。望洞庭刘禹锡( 772—842 )tíng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主要作品:《陋室铭》《乌衣巷》等。洞庭湖yǔxī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望洞庭[ 唐 ]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tíngyǔxīwèimó理解诗意,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借助注释,理解前两句诗和后两句诗各写了什么内容。望洞庭[ 唐 ]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和〕和谐。〔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比喻洞庭湖中的君山。望洞庭[ 唐 ]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近望所见:水月交融、湖平如镜。遥望所得:“山水翠”“青螺”。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平静、和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看到如此美景,可能会想些什么? 示例:洞庭湖山水相依,水光与月色交相辉映,这种和谐而又宁静的意境,多么令人陶醉啊!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部的“口”首笔竖在竖中线上。点从竖中线起笔。交流所得 从古诗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体会等不同方面交流学习所得。 可以运用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的方法,阅读其他描写自然风景的古诗。现在是什么季节呢?精讲研读第 2 课时秋天山 行杜牧( 803—853 )mù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主要作品:《阿房宫赋》《江南春》《泊秦淮》《清明...